清水在线为您带来一流的食品知识,家庭生活,品质生活
当前位置: > 清水新闻 > 正文

国家文物局通报了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作者:admin  来源:清水在线  浏览: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吉林和龙大洞遗址、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和北京金中都遗址四大“考古中国”项目的重要进展。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集中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宋金朝的重要考古发现,相关重要成果有力地见证了中华文明卓越的延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

  东北亚最早用黑曜岩制作石器的遗址之一

  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山镇丹东村。它位于长白山东麓,距长白山天池以西约80公里。它分布在图们江与红旗河交汇处的平坦玄武岩台地上。

  2021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等单位持续积极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工作。

  “和龙丹东遗址的核心区域约为50万平方米,距今5万至1.5万年前。”辽宁大学考古与文化学院副研究员徐婷表示:“已经出土了近2万件石器和动物化石,包括三个时期的文物。”

  和龙丹东遗址出土的文物极其丰富。其中,第一阶段的遗存距今5万至3万年前,主要是简单的石芯——石片石器,伴有大量的动物化石;第二个遗骸可以追溯到28000到24000年前。徐婷介绍,以石叶为空白的早期细石叶工艺产品出现在这一时期的遗存中,工具类型以雕刻家为主,目前在中国北方也发现了最早的地方抛光石制工具和压剥工艺产品,说明长白山地区是中国细石叶工艺的重点发源地区。

  和龙丹东遗址遗址第三期为距今1.7万~ 1.5万年前,工具类型以雕刻家和端刮器为主。

  有关专家表示,和龙丹东遗址是中国长白山地区最早、最完整的晚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东北亚地区最早使用黑曜石制作石器的遗址之一,清楚地展示了该地区石业从石片石器到“石叶-细石叶”工艺的重要过程。丰富了对东北亚近代人类演化扩散、文化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认识。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徐婷透露,基础工作将进一步加强:获取更多关于人类活动的信息,如古人类化石和墓葬、居住遗址、火坑等重要文物和饰物;从遗址群的角度了解和龙丹东遗址,选择更多遗址进行小规模发掘,明确遗址的分布范围和功能分区;以和龙丹东遗址的年代学框架和文化序列为标准,系统梳理长白山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材料的年代学和文化性,以达到既定的学术目标。

  辽宁马鞍桥山遗址:

  为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马桥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境内,是红山文化早期的聚落遗址。自2021年以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考古中国”红山文化社会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框架下,对马桥山遗址进行了持续积极的考古发掘。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樊胜英介绍,此次考古发掘的学术目标包括:寻找红山文化核心聚落遗址、揭示辽宁省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内涵、补充“红山文明”的社会经济要素、厘清与牛合梁大型祭祀遗址的关系、探索辽宁与西辽河地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关系。

  “通过挖掘和勘探工作,初步确认该遗址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距今约7700年至5500年,包含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的遗迹。”樊胜英说。

  据樊胜英介绍,红山文化聚落由祭祀区和居住区组成。居住区位于场地东部,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周围环绕着一条周长近900米的环形沟渠。祭祀区位于遗址北部,共发现了42个祭祀坑和3个烧焦的祭祀遗迹。整个祭祀区经过两次精心规划、设计和建造。第一种建筑是依靠北面的一座小山,修剪东西北侧的山坡,形成一个三层的“阶地”形祭祀场所。第二次施工是在第一次修建的祭祀区南部打土,形成新的祭祀场地。祭祀区出土了完整的陶器、石斧、石刀、石犁(犁)、石磨盘和石磨棒,以及鹿骨、贝类等。

  相关专家表示,马鞍桥山遗址主体是一座精心建造、兼具居住和祭祀功能为一体的早期中型红山文化聚落,这为研究红山文化聚落形态和社会等级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新发现的祭祀遗存,对于探讨红山文化人的祭祀形式和精神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山东诸国古城遗址:

  这是东周至秦汉时期城市变迁的缩影

  诸国古城遗址位于山东省邹城市,是东周诸国的都城,秦汉时期的邹县遗址。“十三五”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山东大学、邹城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对诸国古城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

  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卢国权介绍,诸国古城遗址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呈近矩形平面。东周时期,诸国宫区、贵族墓葬区和青铜器作坊区分别位于城北、城北和城西南。此外,在城市的南部和西部也发现了居民区和墓地。

  “从秦汉到魏晋,城北为秦汉时邹县的官区,城南和城西南为普通居民区,城西仍为居民区和墓地。”鲁国权说,从2022年开始,考古人员重点对城北进行了发掘,揭示出一大片夯土建筑遗址,面积大,结构完整,柱子、院落、门、路、活动面等,保存完好,初步判断该建筑建于战国时期,后来在秦汉时期用作县衙。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遗址周围的灰坑、灰沟集中出土泥821处,陶243件,序号有“邹城之印”、“卫亭间田”等内容,还包括若干乡印、库印,以及周边十余县印,年代涵盖秦、西汉至新莽时期。

  有关专家表示,诸国旧城遗址的新考古发现,揭示了东周诸侯国都城向秦汉郡县统治转变过程中城市景观的变化,是诸侯共存到大一统王朝历史进程的珍贵缩影。

  北京晋中首都

  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

  金中都遗址位于北京西城区和丰台区。自2020年以来,北京市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市城建合作,在西城区游安门晋中都城外的东开阳坊地区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发现了一处大型建筑基础遗址,出土了玉书、铜印、瓷器、建筑构件等珍贵文物。

  据北京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王继红介绍,这个大型建筑遗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四合院,四周回廊环绕,南殿较为完整。后期建筑由南北两个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大殿和东西对称的长廊组成,结构完整,布局清晰。南厅基座朝南,平面呈“凸”形,为方形建筑,前方有平台;北厅的底部朝南,有一个长方形的平面。庭院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着游廊建筑。

  “出土的玉器画册、官印、仿铜瓷礼器、玻璃构件、‘图书馆’式瓷器等文物推测与皇室祭祀有关。”据文献记载,辽代南京开阳门外有一幢“易经经楼”。在金大定时期,有一个“大爵寺”,里面有皇家大厅,兼有存放皇家档案和祭祀物品的功能。据推测,后来的建筑可能是金朝大觉寺的一部分。王继红说。

  有关专家表示,新发现的金中都遗址大型建筑基础和出土文物,是研究金代金中都城市规划、建筑布局和皇室礼仪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古代多民族交流融合历史的生动见证。

近期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 联系方式
主办:清水在线 冀ICP备18014129号-16 如有侵权请联系:
友情链接: